自序:經穴按摩為現代人保健利器....張永賢
大家來學經穴按摩
最原始的本能自然療法
• 古人稱為導引或推拿 •已在世界上受到廣泛重視
• 至少有五種效用 •對身體內外都可發生作用
• 仍須注意適應症與禁忌 •常見的按摩手法共有八種
我們身上有多少穴道-腧穴之分類與數目
• 腧、輸、俞三者通用 •分為經穴、奇穴、阿是穴和新穴四種
怎樣正確找出穴道
• 尋穴首重患者的體位 •腧穴定位法可分為三種
• 內經骨度法詳細量表 •常用骨度法詳細量表
• 指寸法即同身寸法
附錄:簡介人體工學與人體計測法
治療之前要先辨證-簡介脈診
• 做理學、實驗室或生命徵象檢查
• 脈診和舌診最普遍
脈診:以靈敏觸覺掌握脈象
手部按摩最簡易
• 搓揉手部比腳底方便 •針對穴道按摩效果更佳
腳部按摩風行一時
• 古時稱為「觀趾法」 •只要分為七大反射區即可
傳統按摩秘訣大公開
• 傳統常用按摩手法約有十種
按揉「阿是穴」最實惠
自我按摩法養生解勞
• 益腦振神按摩法 •明目按摩法
• 聰耳按摩法 •固齒利舌吞津按摩法
• 強腰益腎按摩法
小兒按摩長得快又好
• 明清時候已經相當普遍 •重點在摩擦全身、動作輕柔
健康甩手運動操
多數小病可用按摩改善-依證狀壓揉保健方法
預防近視兼護眼
• 預防才是根本之圖 •眼部保健操
• 按摩注意事項
過敏性鼻炎
• 鼻部的經穴按摩操 •注意事項
耳鳴與重聽
• 穴道按摩操 •注意事項
顏面神經麻痺
• 按摩要領 •運動療法:臉部自主運動
• 經穴按摩操
落枕
• 經穴按摩操 •注意事項 •運動治療 •懸鐘穴
五十肩
• 注意事項 •運動治療 •經穴按摩操 •陽陵泉
腰痛
• 注意事項 •運動治療 •經穴按摩操 •委中穴
痔瘡
• 預防勝於治療 •經穴按摩 •預防體操 •承山穴
膝退化關節炎
• 經穴按摩 •注意事項 •運動療法 •膝眼穴
痛經
• 經穴按摩操 •注意事項 •血海穴、三陰交
一穴療法
• 梁丘穴:消胃炎、止下痢 •足三里:長壽、健胃名穴
• 地機穴:腹脹時指壓最佳 •豐隆穴:消除鼻塞、解酒兼減肥
• 築賓穴: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和濕疹 •光明穴:使眼睛明亮動人
• 崑崙穴:專剋腰痛 •太谿穴:緩解牙痛、多痰
• 丘墟穴:緩解膽結石疼痛 •僕參穴:改善風濕痛與牙周病
• 水泉穴:改善皮膚粗糙現象 •金門穴:緩解坐骨神經痛
• 京骨穴:延緩老花眼速度 •臨泣穴:改善流眼油及股關節痛
• 照海穴:改善便秘、頻尿 •然谷穴:治口腔炎、喉嚨痛
• 公孫穴:改善腹脹與噁心 •太衝穴:緩解黑斑、雀斑
• 行間穴:專治焦慮不安 •大敦穴:定喘、治心悸與冷感
• 厲兌穴:治頭暈目眩、眼睛疲勞 •竅陰穴:緩解偏頭痛
• 至陰穴:改善感冒頭痛 •陰陽穴:專管喉部不舒服
• 腳拇趾:為大小腦反射區 •消壓點:消除頸硬、防高血壓
• 泉生足:治打嗝與頭重感 •裡內庭:可緩解過敏
• 無名趾反射區:改善耳鳴 •小趾反射區:改善五十肩
• 湧泉穴:增強生命力 •足心穴:改善鬼剃頭和多汗症
• 失眠症:改善失眠與水腫 •合谷穴:止痛、退熱、消炎
• 陽谿穴:緩解心律不整 •曲池穴:抗過敏、頭重
• 肩髃穴:緩解五十肩疼痛 •肩貞穴:改善肩膀疼痛
• 迎香穴:消鼻塞、緩解鼻炎 •下關穴:緩解牙痛、耳痛
• 天樞穴:止腹瀉、通便秘 •神門穴:鎮靜、治失眠
• 顴髎穴:美容、治臉部神經痛 •聽宮穴:消除耳鳴、耳朵痛
• 天柱穴:治頭痛、神經衰弱 •肺俞穴:保肝、治背痛
• 膽俞穴:治膽囊炎、胃腸病 •脾俞穴:強化胰臟
• 胃俞穴:治胃不適 •三焦俞:調整身體機能
• 腎俞穴:精力的寶庫 •大腸俞:治下痢、便秘
• 小腸俞:治腹瀉、遺精 •膀胱俞:可治夜尿
• 內關穴:鎮靜、防治暈車 •瞳子髎:明目、消魚尾紋
• 肩井穴:緩解肩背痛 •百會穴:改善頭痛、痔瘡
• 神闕穴:治腹痛、腹瀉 •關元穴:增強精力
中脘穴:治消化不良 •膻中穴:治心悸、呼吸不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