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:自序:中、西醫共創21世紀領導醫學 張成國
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,充滿智慧、哲理的東方思想越來越受重視,尤其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更是備受矚目,歷史學家甚至直指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,姑且不論此言真假,但可肯定的是,中國醫學將是21世紀的領導醫學。
這裡所指的是中國醫學將是中醫與西醫結合後所產生的新醫學。除了傳統的中醫外,還包括了以後各種檢驗數據及系統分析的西醫,二者結合,擷取所長,才能使未來的醫學獲致更進一步的突破,深盼台灣的醫療從業人員能早日有些體認與共識。因為就目前而言,我們學西醫,無論醫術再好,也只是隨著歐美國家的腳步,而中醫卻是老祖宗遺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,即使以科學的眼光檢視,仍有許多難以解明的神奇,值得我們探索、研究。
就拿肝炎來說,近幾十年來,隨著醫療檢驗科技的進步,我們可由血液檢查中發現感染的肝炎種類(如A、B、C、D、E型……),但早在數千年前的中醫典籍中,老祖宗們就依虛、實、寒、熱……整理出濕熱交阻、熱毒內陷、肝鬱氣滯、肝脾二虛、肝腎陰虛……等數十種肝病的病因,顯見中醫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獨到的體認。
我早年研習中醫。在三十歲那年,以針灸治好了一位眼皮下垂,卻不願接受開刀矯治的德國病患(因為德國眼科醫師表示開刀後眼皮可以睜開,至於是否能閉合就無把握),因而被邀請至德國演講,現場的觀眾及採訪媒體聽得目瞪口呆,仍不免發揮西方科學精神,推舉一位腰扭傷無法行走的病患,要求現場示範,以證實我所說:「針灸對於急性腰扭傷有立即治療效果」,我也不負眾望的在幾針之後讓病患行動自如。這是我第一次出國,很高興就能在醫療進步的德國宣揚我國的傳統醫學。在與當地醫界及媒體的多次接觸下,也使我對西方醫學體認更深,我覺得如果中、西醫學能全面性地相互配合,必能使醫療獲致更進一步的突破,所以返台後一直從事於中西醫結合的工作。
到了三十二歲,我又治療了一位德國肝病專家莫勒教授(Dr. Moller)的進行性肌肉萎縮症,他大力邀約,並樂意傳授德國肝臟診斷學,因而我再次前往德國,一方面講學,一方面藉機會學習德國先進的醫學,讓我更深一層的體會到中、西醫各有所長,我們除了要學習老祖宗的寶貴經驗之外,更要學習西醫之長,與西方醫學檢驗科技及醫學知識甚至臨床結合,以科學的態度去探索中醫,為難解、難治的病症尋求突破。
我一直希望能結合中、西醫觀點,提供現代人正確的養生保健之道,這樣的構想也是本書的起源,但在著手之後卻發現一般人對我國傳統醫學的了解反不如西醫,殊為可惜。
以現況而言,要了解西方醫學並不困難,一如其重視檢驗、講求研究與實證,及西方人喜於發表的性格,因此西醫著書立說,各科、各症都不乏文獻、報告,較有系統,專業雜誌、期刊,甚至一般媒體也都會隨時披露最新的醫療發展;而中國人敝帚自珍,傳子不傳女的觀念,卻使許多寶貴的醫療資產未能傳承或因而佚散,而遺留下的典籍過於艱澀難懂,或又乏人指導,使習者望而卻步,棄中從西了。
本書內容多為二十餘年來筆者的臨床經驗與心得,雖然未能做到「中、西等重」,與原始構想略有差距,但提供一般民眾正確養生保健的目標,至少達到八成以上。希望藉由本書,使大家更了解中醫,懂得以最自然、簡單之法保養於日常,更希望中、西醫能加速交流,早日達到中、西醫共治、創造醫學新紀元的目標。
本書由於付梓過於匆促,疏漏在所難免,敬祈先進不吝指教,以便再版時補充和修正,使內容能更臻完美;本書並承各方長輩、友人的督促與鼓勵,在此一併致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