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表年輕、身體健康才是真美
從醫學院畢業、正式穿上白袍那一天的喜悅與惶恐還歷歷如在眼前,轉眼間已經過了二十年,我也從一個不識愁滋味的近視小夥子,變成看小字必須拿下眼鏡的「歐吉桑」。有時在門診中看到一些外貌像阿姨、伯伯的人,偷瞄一下他們的病歷,發現竟然比我年輕,內心不禁愀然;尤其看到當年英挺的父親,現在因為骨質疏鬆而略顯駝背、佝僂,矮了我一截,而兒子的身高已經與我「並駕齊驅」,很快就會超過;最近收到的紅白帖則是紅的少、白的多,在在令人感覺「時光催人老」、歲月不饒人啊。好在還有一些許久未來看診的患者,一進診間就說「吳醫師,十幾年不見,你怎麼反而更年輕了!」其中也許有「說好話」的成分,但由此可見我這些年來浸淫於「抗老愛美醫學」,而且盡量以自己及家人為實驗對象,多少總有一些小成就;足以證明這些療法應該都是有效的,也可見抗衰老醫學的價值。
記得年輕時看診總對重症或稀奇古怪的病比較感興趣,手術則偏愛開大刀;彷彿開得愈快愈,把嚴重、難纏的病治才能彰顯已醫術高強、博大精深。經過時間的錘煉,漸漸發現要根治許多慢性、退化性疾病並不容易,能夠改善症狀已經非常厲害;有些功能性疾病如果不從「抗衰老」的角度出發,徹底改變生活態度,同時及早治療,不單不會好,還可能演變成重病。多年的臨床經驗發現,生命固然有成長的喜悅,卻不免要面對衰老的無奈。在時光的洪流中,宇宙亙古不變,然而春去秋來,轉眼間就可能白了頭髮;所以我們應該體會並珍惜生命的可貴。好在拜醫學科技進步之賜,加上全人類的共同努力,我們的平均壽命已經普遍延長,於今需要再努力的是「及早抗衰老」,亦即不但要活的久,還要活得好、活得漂亮,活得精彩。
有的人或許會說:現在資訊爆炸,什麼知識找不到?什麼東西吃不到?什麼事做不到?要達到上面的理想並不困難。其實不然,有時資訊過剩反而讓人無所適從,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方法,就好像「富有的貧窮」一樣無福消受。舉個例說,即使腰纏萬貫,一旦罹患糖尿病或痛風,面對山珍海味也不敢輕易動筷子;有性功能障礙的人,縱使絕色美女投懷送抱,也只能過乾癮,「不能做愛做的事」。何況現代社會分工精細,若非學有專精,很容易就會「信錯失真」,尤其是在廣告包裝或有心人士的操弄下,誤信錯誤訊息而做了錯誤決定,或吃下許多不必要的東西,結果非但無益,還可能有害身心健康。前者(誤信錯誤訊息或觀念)如運動有益身心,但盲目、過度運動就可能受傷,年老時病痛纏身,健康狀況比很少運動的人還糟;後者(吃錯食物)則如近來社會上掀起的養生熱潮,吃健康素的人逐漸增多,但如果人云亦云,不管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狀況而嚴格吃素,最後可能造成營養不均衡等後遺症。現在台灣已經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,不管飲食或運動都要注意適可而止才行。
作者從事美容醫學臨床與研究多年,深深體會「年輕就是美」的真締;雖然我們時常聽到「沒有人永遠不會老,老化是一種自然、必經的過程」,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自己看起來年輕,至少外表光鮮亮麗、內在身體健康;這也是近幾年來抗衰老、美容、整型醫學大受歡迎的主因(事實上三者有很大一部份重疊)。現在由於美容科技突飛猛進,適度修飾以保持外表亮麗可以說唾手可得,而且過程沒有以前那麼明顯(可以達到神不知鬼不覺),也不會痛;因此,如果到現在還以為皮膚上有很多老人斑就是長壽的象徵,那真的會被人笑醫學常識貧乏(因為只要利用雷射就可以輕易去除)。根據經驗,比較注重外表保養的人,他們的身體通常也會比較健康,而且顯得年輕、有活力,這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。
順便一提的是,基因醫學及幹細胞科技的進展一日千里,許多「有醫學常識」的人乃期待藉這種最新科技,達到夢寐以求的「老化逆轉」,或不斷「替換器官零件」而永保年輕的理想;事實上,就目前的情況來看,雖然研究結果已露出了一線曙光,但技術仍不夠成熟,估計二十年內還無法完全實現。不過讀者也不用太灰心,其中的一部份技術已經逐漸用於臨床,包括「細胞增殖因子」、「荷爾蒙調整及補充」、「免疫細胞調整」以及「抗氧化自由基」等等,效果或許還不到「障百川而東之,迴狂瀾於既倒」的程度,但絕對可以減少「衰老土石流」,也算是「現代的青春之泉」,如能依照抗衰老專科醫師的處方確實施行,應可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成效。
本書可以說是作者研究、從事「抗老」醫學多年的心得報告,以及對抗老新說的介紹與評析。內容共分為四章,第一章說明老化的定義、現象及現階段的理論基礎;第二章則屬於沒有明顯過程,但可以減去歲月痕跡的方法;第三章引介一些目前較受歡迎、效果也比較確實的美容處置方法,包括雷射美容、減肥抽脂等;第四章以推介個人可以掌握、只要努力執行就見效的抗老祕方。
本書得以完成,要感謝的人實在很多,首先要致意的是所有曾在熱河聯合診所看診、治療,並因此抗老成功、變得更青春的朋友們,你們的鞭策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。其次要感謝美容醫學會的許多前輩,特別是王尊彥理事長、郝治華秘書長、楊智賢理事暨長虹診所院長,能跳脫門戶之見,從事技術交流,或從宏觀的角度邀請國內外學有專精達人們,舉辦各種醫學講座,讓我獲益匪淺。另外,還要感謝高壓氧專家蔡啟盛醫師,不吝提供他的實際經驗與理論,豐富了這部份的內容。當然也要謝謝元氣齋出版社的林鈴塙社長不停催稿,敦促我在繁忙的門診之後卯足體力執筆塗鴨,於今總算可以交稿。另外,大腸水療師陳宜蓁對生命的另類看法,常令我們有峰迴路轉的想法,為本書增添顏色;資訊室的林柏廷和葉淑婷兩位則經常犠牲休假時間,為了讓內容更周延而努力,亦需在功勞簿上記上一筆。本書如能有助於讀者更青春、亮麗且健康,都是你們的功勞。
個人由衷期盼讀者在確實施行了書中推介的方法之後,有一天在路上踫到多年不見的好朋友,他們都要忍不住驚呼「你怎麼變年輕了!」這才是出版本書的最大成就。
前言
不只活得久、還要活得好
從小,我們常常聽到許多長生不老的故事,例如秦始皇令徐福帶領童男童女到蓬萊仙島尋找長生不老藥;嫦娥為了怕后羿長生不老殘害百姓,而搶先吃下靈藥飛天而去,長住廣寒宮;外國人雖然較少類似的故事,但像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,其實也是希望肉體長存,同樣顯示出人類追求長命的想望。為了達到這個理想,世界各國早就各自研究、發展出不同的方法;例如我國道家窮畢生之力煉丹服餌,西方世界則夢想以巫婆、巫術點石成金、製造仙丹妙藥以求長命。事實上,后羿與嫦娥如果生活在現代,他們大可不必去爭長生不老藥,只要一起打排毒針、進行幹細胞活化療法,或者每月固定進行一次大腸水療及高壓氧治療,就可以達到年輕化的目的了。
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早年的影歌星復出,雖然已經過了十幾二十年,還是豔光四射,而且皮膚光滑、體態健美、精神飽滿,好像歲月忘了在他們的臉上、身上留下痕跡;主持人照例會詢問「歌壇(或影壇)長青樹」的養生之道與保養祕訣,他們的回答大概也不出:早睡早起、生活作息正常,保持心情愉快,飲食清淡等等。事實上當然不只是如此而已,適度的「加工」與正確的保養還是不可或缺的。但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活得久、活得健康又美麗,正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。
但年輕、健康、美麗的定義與範圍相當廣泛,從改善、消除年輕人的青春痘、黑眼圈,到熟男熟女常見的黑斑、活力不足、更年期煩惱等,都可以用最現代化的醫療科技。如高壓氧、活化細胞、排毒療法等而獲得解決。因此希望你耐心細讀,身體力行,以永遠保持年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