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序:古人智慧待有緣人傳揚
第一篇 中醫理論淺析
───介紹四本最重要的傳統醫學典籍
一、 認識黃帝內經
•經絡 •十二經脈循行及其主病
• 奇經八脈循行及其主病 •病理觀
二、 了解傷寒論
•中風 •太陽傷寒 •溫病 •陽明病 •少陽病 •太陰病 •厥陰病
三、 簡單介紹「金匱要略」
• 治則 •風濕襲表 •寒濕襲表 •衛陽不足
• 濕病成因 •中風 •血痹 •心背痛徹 •五臟有水
• 便血 •便血 •先血後便 •妊娠病 •服當歸散 •轉胞
四、 「溫病學」依季節診治
• 溫邪傷人 •傳變規律及治療原則 •溫病類型 •溫病初起
• 東溫症治 •溫邪傷表 •治肝火上逆方 •清、化、攻三法
第二篇 四診學───病理診斷盡在其中
為診療的第一手資料
一、望診 二、聞診 三、問診 四、切診 五、脈象診斷
第三篇 治療總論──治療原理用一心
急則治標、緩則治本
• 預防為主 •局部與整體 •治標與治本•同病異制與異病同治
•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•標本兼治•正治與反治•扶正與袪邪•袪邪與扶正•
• 扶正袪邪兼施•因人制宜•因地制宜•因時制宜
第四篇 常見病治療集錦
───臨床經驗貴在實踐
急慢性肝炎治法
• 慢性肝炎成因及治法•肝硬化古稱「鼓症」•肝硬化兼有腹水
腎炎分風寒、風熱兩型
• 急性風寒行治法•急性風熱型治法•慢性腎炎分兩種型態
氣管炎為常見的多發病
•風寒型 •風熱型 •慢性氣管炎須耐心診治
第五篇 中藥方劑學───藥醫百病妙在運用
一、淺述中藥性能
•四氣•五味•升降浮沈•上下表裡與逆陷•藥物歸經•五味與五臟
• 十八反•十八畏•妊娠禁用藥•慎用藥
二、藥劑組成方
•溫中袪寒理中湯•吳茱萸湯•小建中湯•四逆湯•參附湯•四神丸
• 溫脾湯•藿香正氣散•五苓散•苓桂朮甘湯•獨活寄生湯•川芎茶調散
• 桑杏湯•麥門冬湯•二陳湯•止咳散•定喘湯•橘皮竹茹湯•桃仁承氣湯
• 失笑散•宮外孕方•柏葉湯•四君子湯•補中益氣湯•四物湯•八珍湯
• 歸脾湯•六味地黃丸,甘麥大棗湯•腎氣丸•當歸六黃丸•養臟湯
• 補心丸•紫雪丹•安公牛黃丸•至寶丹•清心牛黃丸•膽迴湯•
• 雙柏散•四妙永安湯•瓜蒂散
第六篇 針灸學
一、針灸原理
• 經絡總論•經絡意義及類別•十二經脈的方向、次序•奇經八脈•十五脈
二、針灸治療歌訣
•回陽九針穴歌•五大要穴歌•十大要穴歌•行針指要歌•玉龍歌
• 孫思邈十三穴歌•馬丹陽十二穴主治雜病歌•百症賦
三、針灸醫療注意事項
•針有九種•角度•取穴方法及尺度、折量法 •刺針前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
• 針刺意外情況之處理
四、人體俞穴名稱、位置及主治圖表
五、灸法
•直接灸法 •間接灸法 •艾卷灸 •常見灸法
第七篇 按摩學
───臟腑點穴、起死回生
一、按摩醫療原理 •按摩手法
二、按摩醫療應注意事項 •按摩介質•按摩禁忌症
三、按摩醫療歌訣
四、按摩醫療各論
• 按摩醫療秘笈•頭痛病•牙痛•嘔吐、呃逆•黎明瀉•便秘•尿閉•癱瘓
• 偏瘓•腰痛•腰椎骨骨質增生病•肩背臂肘疼痛•腳踝扭傷•子宮脫垂
• 婦女產後乳汁不下•落枕
第七篇 附錄 集萬人之言救萬人之命
第一則:傳宗接代無後為大 ── 種子仙方
第二則:氣管炎治療處方
第三則:糖尿病預防根治秘方
第四則:駐顏如花妙方
第五則:中風急救法
第六則:腦中風放血救命
第七則:日按三穴長壽保健
第八則:攝護腺肥大症治
第九則:膽石病治方
第十則:解酒醉方
第十一則:緩解糖尿病
第十二則:緩解高血壓病
第十三則:治面皰粉刺
第十四則:痔瘡症治
第十五則:防治癌症
第十六則:舒筋活血止痛洗
第十七則:治中風
第十八則:除百病保健長壽方
第十九則:治五十肩
第二十則:輕微尿毒症
第二十一則:呼吸系統疾病
第二十二則:滋補養生──靈芝丸、鹿茸精、人參精
第二十三則:痺症
第二十四則:經行先後無定